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,下面的方法能更好、更徹底地解決問題。我們要做的是要逐漸將對離開的主動權交到孩子手里,這樣,孩子的焦慮不再那么嚴重,還能讓他去慢慢發現和探索一個更為廣闊的現實與情感的世界。
1.通過擁抱讓孩子做好分離的情緒準備
道別需要儀式感。媽媽出門前,要幫助孩子做好分開的心理準備。出門前可以跟孩子來一個長長的、大大的、緊緊的擁抱,能夠簡單地說上一兩句“媽媽愛你!”“我會想你的!”“祝你在家玩得開心!”這樣的話。如果可能,在預知孩子可能會因為媽媽上班等情況出現分離焦慮之前,就經常和孩子玩一些游戲,講一些故事,讓孩子知道媽媽雖然出門了,但是肯定會回來,降低孩子的擔心。
2.鼓勵孩子建立嶄新的情感依戀
盡量不讓孩子只有媽媽一個依戀對象,這樣孩子的情感依靠就會比較狹窄、脆弱,媽媽一旦離開,對孩子來說就是致命的傷害。媽媽要懂得鼓勵孩子跟其他人同時建立依戀關系,在離開前提供讓孩子與其他依戀對象共同游戲、活動的機會,建議他們去一起做感興趣的事情,比如“去跟奶奶一起看魚吧!”“爺爺說一會兒帶你出去坐搖搖車!”,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生活里除了媽媽,還有很多人的陪伴,還有很多有趣的事可以做。
3.引導孩子主動轉移注意力
從最初的被動,到后來的主動,孩子在適應分離的過程中,需要習得一些有效的情緒調控技巧??梢远嗯囵B孩子的自我意識,激發自我的主動性,比如可以這樣問孩子:“你是喜歡跟奶奶一起去看魚?還是現在去吃甜甜的蘋果泥?還是想讓爸爸帶你去坐搖搖車?”媽媽有意識地植入這些詢問,能夠拓寬孩子內心深處的情感,讓孩子不再將所有的情緒都聚集在“媽媽要離開”這樣一件事上。
4.給孩子承諾一個可期待的希望
如果忍受分離之后,能得到相應的饋贈和補償,這往往能夠促使孩子鼓足勇氣去迎接和挑戰分離。比如媽媽做出一些有誘惑力的提議,就會顯得格外有效果。比如:“今天媽媽下班回來給你講2個故事?!薄皨寢屚砩辖o你帶好吃的水果?!薄懊魈旆偶?,我帶你去游泳!”最重要的是兌現承諾,并在兌現承諾時強調希望孩子做得好并希望他繼續保持的地方。
5.花費時間精力充分地鞏固情感聯結
分離可能每天都在發生,孩子需要儲存足夠的親密情感,才能在需要安慰的時候調出來進行焦慮緩解。孩子有了一定的記憶之后,日常與媽媽相處的美好時光,就能成為他忍受短暫分離的有效慰藉。所以,媽媽要在平時給孩子充足的陪伴,給孩子安全感,讓孩子的生活盡量有規律,這都能幫孩子更快地度過分離焦慮期。
來源:《父母必讀 》雜志
責任編輯:張德瑋
手機網站掃一掃